高壓斷路器是電力系統中重要的開關設備,它擔負著控制和保護的雙重任務,如斷路器不能在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及時開斷,就可能使事故擴大,造成大面積停電。為了滿足開斷和關合,斷路器必須具備三個組成部分;①開斷部分,包括導電、觸頭部分和滅弧室。②操動和傳動部分,包括操作能源及各種傳動機構。③絕緣部分,高壓對地絕緣及斷口間的絕緣。此三部分中以滅弧室為核心。 斷路器按滅弧介質的不同可分為: 油斷路器,利用絕緣油作為滅弧和絕緣介質,觸頭在絕緣油中開斷,又可分為多油和少油斷路器。 壓縮空氣斷路器,利用高壓力的空氣來吹弧的斷路器。 六氟化硫斷路器,指利用六氟化硫氣體作為絕緣和滅弧介質的斷路器。 真空斷路器,指觸頭在真空中開斷,利用真空作為絕緣和滅弧介質的斷路器。 斷路器的分合操作是依靠操作機構來實現,根據操作機構能源形式的不同,操作機構可分為: 電磁機構,指利用電磁力實現合閘的操作機構。 彈簧機構,指利用電動機儲能,依靠彈簧實現分合閘的操作機構。 液壓機構,指以高壓油推動活塞實現分合閘的操作機構。 氣動機構,指以高壓力的壓縮空氣推動活塞實現分合閘的操作機構。 操作機構還有組合式的,例如氣動彈簧機構是由氣動機構實現合閘,由彈簧機構分閘。操作機構一般為獨立產品,一種型號的操作機構可以配幾種型號的斷路器,一種型號的斷路器可以配幾種型號的操作機構。 下面就不同滅弧介質的斷路器和不同型式操作機構分別介紹斷路器在運行時常見的故障,以及原因分析。 1.斷路器本體的常見故障 1.1油斷路器本體 序號 常見故障 可能原因 1 滲漏油 固定密封處滲漏油,支柱瓷瓶、手孔蓋等處的橡皮墊老化、安裝工藝差和固定螺栓的不均勻等原因。 軸轉動密封處滲漏油,主要是襯墊老化或劃傷、漏裝彈簧、襯套內孔沒有處理干凈或有縱向傷痕及軸表面粗糙或軸表面有縱向傷痕等原因。 2 本體受潮 帽蓋處密封性能差。 其他密封處密封性能差。 3 導電回路發熱 接頭表面粗糙。 靜觸頭的觸指表面磨損嚴重,壓縮彈簧受熱失去彈性或斷裂。 導電桿表面渡銀層磨損嚴重。 中間觸指表面磨損嚴重,壓縮彈簧受熱失去彈性或斷裂。 4 斷路器本體內部卡滯 導電桿不對中。滅弧單元裝配不當、傳動部件及焊接尺寸不合格和滅弧單元與傳動部件裝配時間隙不均勻。 運動機構卡死。拉桿裝配時接頭與桿不在一條直線、各柱外拐臂上下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 5 斷口并聯電容故障 并聯電容器滲漏油。 并聯電容器試驗不合格。 2真空斷路器本體 序號 常見故障 可能原因 1 真空泡漏氣 真空泡密封性能差,漏氣造成真空泡內部真空度下降,絕緣性能下降。 2 真空泡絕緣不良 真空泡漏氣。 真空泡外表面積灰,在天氣潮濕情況下,真空泡表面絕緣性能下降,嚴重時,會引起真空泡表面閃烙。 3 觸頭間熔焊拒分 觸頭間接觸壓力小,當觸頭間通過大電流時,觸頭間發熱而發生熔焊,造成斷路器拒分。 4 接觸電阻不合格 由于開斷電弧時觸頭金屬表面的電磨損,間隙變大致使觸頭間接觸壓力小;觸頭連桿的壓縮彈簧調整不當,造成觸頭間接觸壓力小。 由于電磨損使觸頭表面粗糙不平。 觸頭與觸頭間接觸不均勻。 1.3六氟化硫斷路器本體 序號 常見故障 可能原因 1 SF6漏氣 密封面表面粗糙、安裝工藝差及密封床老化。 傳動軸及軸套表面有縱向傷痕磨損嚴重,軸與軸套間密封床老化。 澆鑄件質量差,有砂眼。 瓷套質量差,有裂紋或砂眼。 SF6連接管道安裝工藝不良。 SF6充放氣接頭密封性能差或關閉不嚴。 SF6壓力表或密度繼電器等接頭處密封不良。 2 SF6氣體濕度即含水量超標 SF6存在漏氣現象。 補充的SF6氣體含水量不合格。 運輸和安裝過程中,本體內部的絕緣件受潮。 本體內部的干燥劑含水量偏高。 3 主回路接觸電阻超標 連桿松動。 運行時間長和操作次數多后,動觸頭表面磨損嚴重,或動靜觸頭、中間觸頭表面不干凈。 導電回路連接表面粗糙或緊固螺栓松動。 4 合閘電阻不合格 合閘電阻阻值超標。 合閘電阻的電阻片老化使介損超標,超標嚴重將影響正常運行。 5 斷口并聯電容故障 并聯電容器試驗不合格。 并聯電容器滲漏油。 6 重燃 定開距設計的滅弧室斷路器在開斷空載線路時發生重燃的機率較高,亦有可能是裝配滅弧室時殘留在滅弧室內的金屬微粒,在操作振動和氣流作用下,金屬微粒懸浮在斷口間,造成重燃。 7 噴口及均壓罩松動 運行時間長及操作次數多。 均壓罩公差偏大固定不可靠。 壓縮空氣斷路器在高壓系統已基本淘汰,壓縮空氣斷路器本體的常見故障情況以及原因分析略。 2.斷路器操作機構的常見故障 2.1電磁操作機構 序號 常見故障 可能原因 1 合閘鐵芯不啟動 輔助開關的觸點接觸不良。 合閘操作回路斷線或熔絲熔斷。 合閘接觸器線圈燒壞。 合閘鐵芯被銅套卡死。 2 合閘鐵芯啟動未合上 延時開關配合不良,過早切斷電流。 合閘鐵芯頂桿止釘松動,造成頂桿長度變短。 合閘鐵芯返回彈簧斷裂、隔磁銅圈脫落或鐵芯頂桿行程不足。 跳閘后滾輪卡死,使滾輪無法返回造成空合。 合閘速度太大,剩余能量將其振開或分閘彈簧調整不當。 3 脫扣卡板不復歸 卡板復歸彈簧太軟,跳閘后不復位造成空合。 脫扣板頂端下面不平整,返回時卡住。 脫扣板與卡板扣入距太少,合閘后在鐵芯返回時被振動而自行分閘。 分閘時,連板下圓角頂死在托架上,使卡板無法返回造成空合。 4 分閘鐵芯不啟動 分閘線圈頂桿卡死,或分閘鐵芯與線圈間的鋁套互相卡死。 分閘回路的切換開關觸點接觸不良。 分閘線圈斷線或燒壞。 5 分閘鐵芯啟動未分閘 并聯接法的分閘線圈中有一個斷線,造成鐵芯吸力不足。 掣動螺釘未松到位或未松開。 卡板與脫扣板扣入尺寸太多或扣合面粗糙。 6 機構卡死 機構連板不平整、銷孔磨損變形、焊接開裂變形等使機構連桿傾斜卡死而不能分閘。 |